★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课件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0-13 13:45:59
高中生物课本上有很多内容需要大家学习,在学习生物课文之前大家要做好课前预习,课前预习的时候阅读教学案课件可以帮助大家掌握重点内容,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课件,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 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细胞物质输入和输出》之第三节,在前面两节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提升。仅从标题上看,本章各节之间似乎联系不大,实际有着内在的联系。把握好三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搞好本章节的教学十分必要的。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包括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两部分内容。此外还以小体字的方式介绍了胞吞和胞吐。本节“问题讨论”首先、图示了不同物质通过不含蛋白质的人工脂双层的实验结果,让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氧等能自由通过脂双层,葡萄糖不能通过脂双层,而小肠上皮细胞不仅能吸收水,还能大量吸收葡萄糖,对此该如何解释?这就给学生造成认知冲突,积极思考细胞膜与人工脂双层的区别,运用所学膜的结构的知识进行推测,从而为下面讲述协助扩散打下基础。值得注意的是“问题探讨”并未将所有问题托盘而出,而是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比如,学生可能会问“钠离子、钾离子也不能透过脂双层,但却能被细胞吸收,这是为什么?”这为后面讲述的主动运输埋下伏笔,同时培养了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和学法分析
本课时的基本思路可以确定为:展示现象 提出问题 解释原理 总结概念。介绍物理上的扩散现象,得出扩散的概念;让学生分析分子进出细胞是不是与上述扩散相似,再列举氧和二氧化碳进出细胞的现象,总结出自由扩散的概念。呈现“问题探讨”中的实验现象,提出“葡萄糖不能通过无蛋白质的脂双层,却能通过细胞膜,这是为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尝试作出解释,再指出载体蛋白的作用,总结协助扩散的概念。列举物质逆浓度梯度运输的现象,提出这些物质为什么能够逆浓度梯度运输的问题,进行解释,总结主动运输的概念,说明主动运输的意义。最后可让学生列表总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二、课程三维目标的设定
1、知识与技能
(1)说明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2)尝试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进行图标数据的解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类比和对比的方式进行学习,抓住关键、掌握本质。
(2)、运用表格的方法进行总结,简介明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物质跨模实例的探究性学习,确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探究学习和信息提取、比较分析,培养质疑精神和严谨推理的科学态度
(3)通过搜集与细胞膜有关的疾病的研究进展的资料,交流生物科学发展和治愈人类疾病的可能性的感受。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比较
2、胞吞和胞吐
难点: 主动运输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细胞如同一个由城墙为起来的的微小的城镇,有的物质不断被运进来,废物不断地运出去。早在100多年前,人们就猜测细胞这个微小的城镇中的城墙存在很多“城门”他们它们只允许特定的分子或离子出入。那么特定的分子和离子是如何进入“城门”的呢?
学生活动:问题探讨------引入主题的探讨 左图所示为人工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膜对不同分子的通透性:
讨论 1 什么样的分子能够透过脂双层?哪些物质不能通过?
2 不能通过的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来说,是不是必需的?
3 那这些物质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出细胞的?这是我们这节课探究的主题。
二、新课学习
1、『自主学习』跨膜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运输的方式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优化设计P29页知识梳理,不会的题目用红笔表注出来。
教师活动: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
过渡: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就认识一种现象,在溶液或空气中物质可以由密度大一侧
运动到密度小的一侧运动,这中现象叫扩散。
2、探究1 跨膜运输—离子和小分子的物质运输
教师活动:演示红墨汁滴入水中的实验 能不能联系生活举例?
学生活动:生活中气体扩散(回家进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
教师活动:课件演示O2和CO2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的动画,引导学生注意自由扩散的特点。
学生活动:1、自由扩散是高浓度到底浓度,而且不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2、除了水、氧、二氧化碳、等小分子的物质和甘油、乙醇、苯等脂溶性的物质可以通过 。
教师活动:由“问题探讨”可以看出葡萄糖不能通过人工合成的脂双层,对于细胞来说,葡萄糖又是细胞生命活动必需的,那么它是怎样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的?提示学生从上节课细胞膜的成分上考虑?
教师活动:课件演示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动画,引导学生注意协助扩散的特点。
学生活动:协助扩散是高浓度到底浓度,而且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的实例
师生互动:教师组织学生完成课本P71页思考与讨论
1、自由扩散和协助需要消耗能量吗 为什么?
2、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异同点?
3、为什么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被称为被动运输?
过渡:细胞通过被动运输吸收物质时,虽不需要能量,但需要膜两侧有浓度差。而一般情况下植物根系所处的土壤中,植物需要的很多矿质元素的离子浓度总低于细胞液的浓度。
教师活动:课件展示丽藻细胞液浓度与池水的多种离子浓度对比图,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为什么能逆能度梯度运输呢?
教师活动:课件演示离子通过细胞膜的动画,引导学生注意主动运输的特点。
学生活动: 1、自由扩散是低浓度到高浓度
2、需要蛋白质的参与。 (如:逆水行舟、斜坡推车、学习生活)
3、需要消耗能量。
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完成P73页技能训练 解读图表
1、哪些离子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
2、哪些离子通过主动运输排出细胞?
教师活动:那么细胞通过载体消耗能量的方式来吸收物质,对于细胞的生命活动有什么样的意义?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总结: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
学生活动:完成列表比较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区别
3、探究2 大分子的物质运输
教师活动:尽管载体蛋白能够帮助许多离子和小分子通过细胞膜,但是对于像蛋白质这样的大分子的运输却无能力。比如:分泌蛋白的形成,变形虫从外界获取大分子物质、大颗粒物质,这些物质如何进出细胞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P72页小体字部分,思考对于大分子物质是如何进出细胞?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寻找动词:
学生活动:胞吞: 附着 内陷 包围 分离 进入 (囊泡)
胞吐: 形成 移动 融合 排出 (囊泡)
4.小组资料交流:交流搜集的与细胞膜有关的疾病的研究进展
三、小结并形成概念图(学生说出):
四、随堂练习
五、作业布置:课时训练 选择题 1-12题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围绕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展开,从“问题探讨”展开教学在教学的过程紧紧围绕学生这个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讨论,列表比较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与探究的能力,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循循善诱,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老师进行指导,同时渗透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符合新课程的三维目标的要求。
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课件展示动画、资料,然后学生分析,应该充分重视;
2.应始终抓住“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组织教学;
3.可以采用比喻或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几种跨膜运输方式的异同点。
4.注重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理解研究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并通过实例强调主动运输的意义。
5. 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基础上,对于时间的分配上,略显欠缺。
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了人教版高中生物课文《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教学案课件,希望大家能够在课下认真阅读教学案课件,想要获取更多的高中生物教学案课件请查阅学大教育网。
热门资讯

-
曲靖2018年3月高考英语听力成绩查询入口【已开通】
2018-04-26 -
2018年曲靖中考时间公布【6月28日-7月2日】
2018-01-30 -
曲靖家长课堂【适合00后和10后的小孩的书籍】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处理孩子发脾气的5个步骤】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怎样培养自家孩子在学校的为人处事】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家长怎样培养孩子学习态度】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培养孩子勇气怎样做】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怎么做】
2017-10-19 -
曲靖家长课堂【孩子不喜欢自己的老师怎么办】
2017-10-19
热门问题
-
青岛高二学生去学大教育补习怎么样?
2021-09-03 -
秦皇岛高二学生英语差如何能进步?
2021-09-03 -
乌海初三化学成绩差有必要补习吗?
2021-08-13 -
兰州初中生报假期班有什么效果?
2021-06-25 -
深圳学大教育辅导班的费用贵吗?
2021-06-25 -
太原高中生从几个方面选择托管班?
2021-06-18 -
中小学辅导机构哪家比较好?
2021-06-18 -
小升初数学学习技巧有哪些?
2021-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