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幌菊(图)】百科知识点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7-10-15 11:31:09


生物学习的过程中大家会接触到很多植物,这些植物使大自然更加多姿多彩,为了帮助大家认识更多的植物,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幌菊(图)】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认真。

幌菊

幌菊(拉丁名:Ellisiophyllum pinnatum (Wall.) Makino)为玄参科幌菊属。该种植物为多年生柔弱、匍匐草本,除花冠外全体被短柔毛。蒴果圆球形,花果期7-9月。常生于海拔1500-2500米的田野、沟边、草地及疏林中。主要分布于中国台湾、江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甘肃、河北。

幌菊为多年生柔弱、匍匐草本,除花冠外全体被短柔毛。匍匐茎纤细、蔓延,长可达1米,节间短,长1.5-4厘米,节稍膨大,下生纤维状不定根。叶单生于节上,上升,具长2.5-6厘米的长柄,直径约1.2毫米,与匍匐茎等粗或稍粗;叶片轮廓卵形或矩圆状卵形,纸质,长2-5厘米,通常羽状深裂几至中肋,少有浅裂而具大圆齿,裂片5-9枚,倒卵形,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具短凸尖的圆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纤细,与叶柄近等长,果期卷曲;苞片小,钻状三角形;花萼钟状,膜质,长5-7毫米,5裂至中部,裂片卵形至长椭圆形;花冠白色,长7-12毫米,漏斗状,花冠筒长约为花冠的一半或稍短,内面从喉部至近基部密被单细胞髯毛,裂片5,矩圆形至匙形;雄蕊4,着生于花冠喉部,花药狭箭形,2室,顶端结合;花盘发达杯状,包裹子房2/3,子房卵形,顶端被髯毛或近于无毛,花柱略比花冠短,柱头浅2裂。蒴果圆球形,直径4-5毫米,被包于宿萼内;种子大而少数,扁圆形,直径约1.5毫米,种皮有胶粘质,密被亚盾状长毛。花果期7-9月。

幌菊常生海拔1500-2500米的田野、沟边、草地及疏林中。耐寒性不强,忌炎热。

国内分布:分布于中国台湾、江西、贵州、云南、西藏、四川、甘肃、河北。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不丹、菲律宾、日本等地。

播种幌菊常在9月中下旬以后进行秋播。对于用手或其它工具难以夹起来的细小的种子,可以把牙签的一端用水沾湿,把种子一粒一粒地粘放在基质的表面上,覆盖基质1公分厚,然后把播种的花盆放入水中,水的深度为花盆高度的1/2-2/3,让水慢慢地浸上来(这个方法称为“盆浸法”);对于能用手或其它工具夹起来的种粒较大的种子,直接把种子放到基质中,按3×3公分的间距点播。播后覆盖基质,覆盖厚度为种粒的2-3倍。播后可用喷雾器、细孔花洒把播种基质淋湿,以后当盆土略干再淋水,仍要注意浇水的力度不能太大,以免把种子冲起来。 在秋季播种后,遇到寒潮低温时,可以用塑料薄膜把花盆包起来,以利保温保湿; 幼苗出土后,要及时把薄膜揭开,并在每天上午的9:30之前,或者在下午的3:30之后让幼苗接受太阳的光照,否则幼苗会生长得非常柔弱; 大多数的种子出齐后,需要适当地间苗:把有病的、生长不健康的幼苗拔掉,使留下的幼苗相互之间有一定的空间; 当大部分的幼苗长出了3片或3片以上的叶子后就可以移栽上盆了。

上盆移栽小苗装盆时,先在盆底放入2公分厚的粗粒基质或者陶粒来作为滤水层,其上撒上一层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厚度约为1-2公分,再盖上一层基质,厚约1-2 公分,然后放入植株,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上完盆后浇一次透水,并放在略荫环境养护一周。小苗移栽时,先挖好种植穴,在种植穴底部撒上一层有机肥料作为底肥(基肥),厚度约为 4-6 公分,再覆上一层土并放入苗木,以把肥料与根系分开,避免烧根。 放入苗木后,回填土壤,把根系覆盖住,并用脚把土壤踩实,浇一次透水。

以上就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幌菊(图)】百科知识点,希望大家能够在课余生活中多阅读生物百科知识点,这样才能拓宽自己的课外知识积累。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