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夸耳环舞(民俗)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8-12 18:50:57


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瑰宝,这些遗产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和保护,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夸耳环舞(民俗),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

夸耳环舞是由杂古脑河流域未婚男女参加的娱乐性歌舞活动。歌舞队形的排法从不封口的两端起始,从前向后分别由一对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对排列,构成男女各半圈队形。当青年们饮完咂酒后,舞蹈便在前来观看的众人哄闹中开始。舞蹈没有任何乐器伴奏,姿态、速度随舞者所咏唱的内容和节奏而变。青年们在羌、藏、汉三种语言相互混合的歌曲声中起舞,歌曲前半部由站在圆圈开口处的两位男女进行领唱,后半部由大家齐声欢唱。在众多边歌边舞的民间集体舞中,这种“歌”与“舞”绝对对位,同时在“集体舞”中含“双人舞”的形式,是很难见到的。

基本信息

在四川省茂汶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杂古脑河流域,羌族民众对待爱情的态度要较其他羌族村寨更为开朗、豁达。他们至今在歌舞中还保留着公开男女爱恋之情和为此接受众人夸耀、爱护的风俗和传统。

形式

《夸耳环》是由当地未婚男女参加的娱乐性歌舞活动。该舞是较其它任何《青年锅庄》在表达双方情谊上更加幽默与诙谐的舞蹈。

队形

《夸耳环》歌舞的队形为不封口圆圈形式,但每个人在圆圈的站位很有讲究。队形的排法从不封口的两端起始,从前向后分别由一对对相爱的青年男女相对排列,构成男女各半圈队形。当青年们饮完一轮咂酒后,舞蹈便在前来观看的众人哄闹中开始。

乐曲

《夸耳环》舞蹈没有任何乐器伴奏,舞蹈的姿态、速度随舞者所咏唱的内容和节奏而变。青年们在羌、藏、汉三种语言相互混合的歌曲声中起舞,每段歌曲的前半部,由站在圆圈开口处的两位男女“主角”进行领唱,后半部歌曲则由大家齐声欢唱、帮腔和起舞。在众多边歌边舞的民间集体舞中,这种“歌”与“舞”绝对对位、同时在“集体舞”中含“双人舞”的形式,是很难见到的。

舞蹈动作

舞蹈动作随领唱者缓慢、羞涩与合唱时的激烈、欢快频繁变化。歌词的内容在“夸耳环”为主题的基础上,由舞者即兴发挥而更显情趣。舞蹈首先由男主角以极其风趣的边歌边表演形式,来夸赞自己心上人的聪慧和所佩戴耳环的美丽。在众声附和下,满面通红的姑娘满怀腼腆、充满激情的答唱和古朴的舞姿感谢男友对自己的赞美及自己对对方情有独钟的由来。随着男女双方的相互赞美与爱慕之情的层层深入,整个舞圈和围观者的欢乐气氛逐渐进入高潮,甚至转向了众人的提问和男女主角轮流对答的歌舞场面。这欢快的第一轮歌舞,直延续到“主角”再也招架不住、无言答对时终止。然后更换另一对恋人开始《夸耳环》的第二轮舞蹈。

地方风格每逢青年人跳《夸耳环》时,村寨里的人们都会蜂拥而至。因都想通过青年们跳《夸耳环》舞蹈,得知未来的女婿、媳妇是哪家的,而常常形成看《夸耳环》舞蹈的人比跳《夸耳环》舞蹈的人还要多的局面。

夸耳环舞(民俗)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