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榜之路
学大陪你
个性化辅导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毌丘姓(民俗)

来源:学大教育     时间:2016-08-12 16:34:28


非物质遗产文化是中国的一大瑰宝,这些遗产文化需要大家去了解和保护,只有这样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才能得以流传,下面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毌丘姓(民俗),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这些文化遗产。

毌丘姓是一个姓氏,春秋时卫国有地名毌丘(在今山东省曹县南),居住在那里的人,有的以毌丘为氏,称毌丘姓,世代相传,分布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单一渊源: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给其弟的封地毌丘,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春秋时期,卫国有个邑名为毌丘,居住在那里的人有以邑名为姓氏者,称毌丘氏,世代相传。在史籍《史记·田完世家》中记载:“宣公伐卫,取毌丘。注:<索隐>曰:毌,音贯。毌丘,古国名。卫之邑。今作毌者,字残缺耳。正义曰:<括地志>云:故贯城卽古贯国,今名蒙泽城,在曹州济阴县南。”毌丘,亦称毌乡、毌仰、无盐,故址在今山东省的东平市一带,而汉朝时期的蒙泽城,实际上在今山东省菏泽市的曹县和定陶县一带地区。

在春秋末期,齐宣公姜积以田庄子(田白)为相,出兵伐卫国,一举夺取了毌丘,从此毌丘成为齐国邑地。到了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又分封自己的弟弟(字子都)于毌丘邑,以绍陈胡公子祀,并赐其姓为胡毌氏,其后有改称毌丘氏者。“毌”字在春秋战国时期与“毋“字相讹,因此胡毌氏的后裔子孙中有称胡毋氏、毋丘氏、毋氏者。后世著名的西汉儒家学者、经学家、《公羊氏春秋》学家胡毋生,就是胡毌氏的后代。西汉王朝时期,在汉武帝刘彻强行实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以后,儒家迅速兴盛起来,为了避孔子之名讳,许多姓名中有“丘”字者纷纷改为“邱”字,毌丘氏也因此一度改称毋邱氏、毌邱氏。其中的毋邱氏在历史上曾被讹称为曼丘氏,后有简改称曼氏者。曹魏末期至西晋初期,随着著名的毌丘俭起兵声讨司马氏篡魏失败被杀,胡毌氏、胡毋氏、毌丘氏、毋丘氏大多省文简改为单姓毌氏、贯氏、毋氏、丘氏等,皆世代相传至今。

一直到清朝的雍正年间(公元1678~1735年),为避讳至圣先师孔丘的名号,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再次诏令天下,将“丘”字一律改为“邱”字,丘氏一族遂改称邱氏。

毌丘姓(民俗)是学大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大家去了解,更多的文化遗产介绍请登录学大教育网查阅。

网站地图 |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 服务时间:8:00-23:00(节假日不休)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02-8926 举报邮箱:info@xueda.com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京ICP备10045583号-6 学大Xueda.com 版权所有 北京学大信息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1324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100091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00956